年鉴丨吴泽浩: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孔子

 

“孔子是一部大书,充满情感和智慧,也不乏诙谐与轻松,我力求以生动形象的笔墨、深入浅出的语言来讲述他伟大的成就和完整的人生,画出孔子这位可敬可爱的人。”

图片5.jpg


吴泽浩不老,红光满面,神采奕奕。一双好眼睛,目力炯炯。说起中国画,侃侃而谈,一语中的。聊起孔子,绘声绘色,无不精彩。

孔子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人;一个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与虎谋皮,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空怀周公之梦,梦想恢复西周盛世,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也是一个有趣的老人。”


图片6.jpg

大道之行  水墨设色纸本  248x129cm


齐鲁腹地,泉城南部“铁塔轩”“望岳居”,吴泽浩伫立于画案前,整理着耗费数年精力绘制的“孔子礼赞”主题画作和“论语”系列书法作品。此刻,正处深秋午时,阳光正浓,室外风光旖旎,室内馨香流溢,一派祥和之气。

孔子早已成为一个符号,地位自汉代起日益尊崇,从一个没落贵族的子弟被一再追封加谥,由“尼父”、“褒成宣尼公”、“文宣王”到“大成至圣文宣王”,一直到“大成至圣文宣先师”。然而,孔子面临的各种困境也是如约而至的。先是墨家、法家的挑战,继而魏晋时“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反名教斗争,之后自南北朝始佛教长期支配了中国思想和信仰。晚明时泰州学派公开宣称“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在外辱内毁的“五四”之际,喊出的口号却是“打倒孔家店”。文革期间更是被批得体无完肤。直至今天,仍有人提出孔子之学束缚了中国几千年,中国近代的没落与屈辱,孔子应该买单。但更多的则把孔子当作中国崛起的精神和文化基础,要回归孔子的思想体系。于是,曲阜孔府、各地孔庙成为重点文物被重新修葺一新,各大学国学班纷纷开设,各种解读孔子和《论语》的书籍大行其道,传播中华文化的“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图片7.png

尼山夫子洞  水墨设色纸本  248x129cm

吴泽浩认为孔子的地位是伴随国家变化而此起此伏的,再也没有一个形象比孔子更复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孔子,画历史人物难,画孔子更难。”吴泽浩感叹,”谁让孔子是谁都知道的圣人呢!”为创作“孔子礼赞”主题画作,吴泽浩翻阅了大量书籍,无数次走近曲阜孔府孔庙孔林,与无数研究孔子的专家学者研讨。用他的话说“但凡能在网上找到的相关资料没有没覆盖到的。”对于孔子的后人,他也不敢怠慢。画作创作前后,他多次拜会来自海内外的孔家后人。

事实上,这不是吴泽浩第一次创作孔子题材画作。

吴泽浩,19437月出生在广东汕头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便对孔子有着一种别样的情愫。

汕头,广东省辖市,经济特区,是潮汕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据《潮州府志》记载:唐宪宗时期,大学者韩愈因谏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在潮期间,韩愈兴学重教,宣扬儒学思想,自此潮州文风蔚起,贤人辈出。宋真宗咸平二年,在朝廷任秘书郎、开封府推官的陈尧佐被贬谪为潮州通判。年仅37岁的陈尧佐在潮虽不满二年,却关心民瘼,重视教化,“修孔庙、韩祠,率州民之秀者就于学”,深受潮汕人赞誉。后陈尧佐回京迁升宰相后仍眷恋关心潮州,写诗勉励和祝贺潮州士子上京赴试,写下《送王生及第归潮阳》的诗赠他:“从此方舆载人物,海滨邹鲁是潮阳”。“韩愈们”的提倡,“陈尧佐们”的鼓励,激发了当地学子读书习文的热潮,影响千年。时至今日,潮汕人依旧会在既定的日子里祭拜孔子和韩愈,颂读其在潮州的诗词遗产和功德。

在吴泽浩的童年记忆里,潮州自古民间有一个规矩,路上见到一片写过字的纸,哪怕只是小小一角,哪怕已经污损,也万不可踩踏。过路的农夫见了,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送进附近揭阳文庙的火炉里,看着字纸慢慢焦黄,熔入灰烬。即便是当地土匪海贼下山,见到路途的字纸,也是这样做的。

在这样一个环境下长大的吴泽浩,于1966年从广州美院国画系毕业,在广州美院国画系就读时,书画大家关山月任副院长兼国画系主任,吴泽浩是他重点培养的班级上的学生。毕业后,吴泽浩被分配至山东,从此在齐鲁大地扎根,在他原有的南方人的性格和气质中,逐渐增添了山东人的雄健豪放。20005月,关山月一家从北京到山东,吴泽浩陪老人登泰山、拜孔庙、游泉城。“不想没到两个月后,关老就去世了。”吴泽浩回忆着,“我总算陪老人家圆了一个游画山东的心愿,但老人家的谆谆叮嘱却时刻萦绕在我的心头。”吴泽浩有些伤感,“关老当时对我说‘你在齐鲁之邦工作和创作,一定要把泰山、孔子画好,把这里的松石自然画好,这也算是作为我优秀弟子的你的一份毕业创作吧!’”

“海滨邹鲁”来到邹鲁之乡,吴泽浩不断读书读史,带着特别的感情,对孔子及儒家文化进行研究。退休前,他多次应曲阜文管会之邀绘制孔子题材画作。退休后,吴泽浩书画创作再次迎来旺盛期,自2012年至今,他继在山东博物馆、广东博物馆举办“粤风鲁韵”展览后,陆续创作了“甲午海祭”“铁铸抗战”“长征路上”三部曲,以及“弘一禅意”“武训歌谣”“济南文脉”“写意敦煌”“漫步东坡”等产生着广泛社会影响的主题绘画作品,此次“孔子礼赞”主题画作被他视为绘制孔子题材画作的一次小结。

经验常常是有效的,不论是绘画,还是观看——至于第一次画孔子的时间,吴泽浩早已经记不清楚了,他知道这五十多年来一直在画,孔子题材是他诸多艺术创作题材中分量颇重的一个,似乎也可视为他人生的多半个阶段的概述。观点、细节、感受、态度,早已线索宛然。


图片8.jpg

鲁国河畔春来早  水墨设色纸本  248x129cm

图片9.jpg

南山有竹  水墨设色纸本  248x129cm

品读眼前这八十余幅“孔子礼赞”主题画作,犹如缓缓推开时空穿越的古今对话门扉,2570年前发端的那辉煌历史节点仿佛就在眼前——夫子洞中、大贤降生;孤贫少年、发愤自强;求学问礼、创立儒学;杏坛设教、传承六艺;出仕行道、施展才学;周游列国、授业解惑;南山有竹、大道之行;归鲁终老、删述六经……一幕幕、一回回,完整立体再现,既有堂皇威严的“史诗级”大事记,亦有轻松情趣盎然的“小时代”情景,都统一在绘者别具匠心的审美之高度人性美、共通美韵中。

在《颜子》里,我们仿佛席地而坐:孔子和颜回到子路家吃饭,师徒三人酒酣耳热,好不快活。不料饭后发现少了一个元宝。子路不敢怀疑师父,就请示孔子,是不是颜回拿走了。颜回也不辩解,默默承认了。此后,他打了一年零工,总算凑齐一个元宝。正准备归还子路时,孔子拿出一个刻着子路名字的元宝,说:“你别隐瞒啦!这块才是你师弟的呢!为师这么做,是想试试你的气量。现在看,你真不愧是我的学生啊!”在《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与单应桂先生合作)里,孔子率一众弟子,伫立烂漫飞舞的桃花林下,似正在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学生们面带微笑,轻松以对。落款处吴泽浩借用作家杨绛的话:我们看到孔门弟子一个人一个样儿,而孔子对待他们也各各不同,我们对孔子也增多几分认识。孔子诲人不倦,循循善诱,他从来没有一句教条,也全无道学气。他爱音乐,也喜欢唱歌,听人家唱得好,一定要请他再唱一遍,大概是要学唱吧!孔子是一位可敬可爱的人,《论语》是一本有趣的书。

“孔子是一部大书,充满情感和智慧,也不乏诙谐与轻松,我力求以生动形象的笔墨、深入浅出的语言来讲述他伟大的成就和完整的人生,画出孔子这位可敬可爱的人。”吴泽浩认为,画孔子其实也是在体味孔子的治学精神,体味中国文化的精神。“走美术道路本来就坎坷,需要一辈子的努力。‘活到老学到老’,这是我们画家必然。远离名利,静下心来多思考、多感悟、多创作,用作品来表达崇高的情感,把优秀的中国文化坚守下来、传承下去。”或许,这就是吴泽浩创作“孔子礼赞”的缘由吧!

图片10.jpg

夹谷会齐  水墨设色纸本  248x129cm

图片11.jpg

石门山著易经系辞  水墨设色纸本  248x129cm

图片12.jpg

奔驰列国一十四秋  水墨设色纸本  248x129cm

图片13.jpg

杏坛霞光  水墨设色纸本  248x129cm

图片14.jpg

一盏明灯著春秋  水墨设色纸本  248x129cm

图片15.jpg

落日辉煌  水墨设色纸本  248x129cm

图片16.jpg

尼山月圆  水墨设色纸本  248x129cm




图片17.jpg

吴泽浩

WU ZE HAO

 

号铁塔轩主,著名中国画家、书法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为第九、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院务顾问,国家民族画院顾问,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海岱书院顾问,山东省人大书画院副院长,山东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济南市政协原副主席,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顾问,济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原主席。山东省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曾在中国美术馆、中国军事博物馆等国内著名展馆举办展览,并在日本、美国、新加坡、法国、俄罗斯和香港、台湾等地区举办个展和讲学。